
2002-08-23 18:14:13
日前,招商证券副总裁王一军在武汉进行工作调研时接受了湖北卫视元富财经栏目记者严沁的采访,就招商证券如何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公司易姓,券商更名,时下仿佛是很新潮的事,历史上也不乏通过更名而一举成名的案例。此次国通证券更名为招商证券有何意义及影响呢? 王一军:首先我们的控股大股东是"招商局集团", 它有一个集团化的发展战略,包括其子公司招商银行、招商证券,将来还有招商保险、招商物流、招商海外等,这样的战略在国际化市场竞争中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它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另外一部分是在证券市场叫"国"字的券商大概有十来家,叫"通"字的券商也有四五家,这样就显得比较乱也无法突出我们自身的特色,所以我们招商证券是想依托"招商局集团"这个百年老店的金字品牌,同时我们也想树立自已的市场品牌。 记者:这样系列的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会给招商证券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契机? 王一军:比如说"招商局集团"有很多股票在市场上交易,其中有一个龙头股就是招商银行,那么作为我们的兄弟单位,招商银行它的发展也对招商证券的发展起到一定影响,具有关联性,实际上我们这两家在银证资源共享,特别是"银证通"合作方面是全国最好的。 记者:但时下行情低迷,又逢佣金下调,在券商一片叫苦声中,难道通过更名就能逃过此番厄运。更名在短期内会失掉许多无形资产,招商证券敢逆市而行,是不是有独门暗器,还是有独特的生存之道?券商应如何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王一军:我觉得在佣金下调以后,首先受影响的就是经纪业务,当然对全体券商的资源都有影响,我觉得目前经纪业务的主要任务就是三个:其一、要提高服务质量,其二、要降低成本,其三、在这两基础上还要推出有竞争力的价格体系。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分析我们必须将客户进行分类,包括"场内客户"和"场外客户","场外客户"的交易成本是特别低的,比如说网上交易、电话委托及银证通等。我们将成本运作高的"场内客户"转为成本运作低的"场外客户",给他们很优惠的价格,例如网上交易1‰,加上一个不错的服务,这样的举措是主要针对中小客户;针对"核心客户"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但对服务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在一定价格基础上还要提供最优质的其他券商所不能提供的服务。 记者:佣金下调,券商不得不变坐商为行商,大打服务牌。"嫌贫爱富"是金融市场的流行风,但要招呼好这群腰包鼓鼓的大佬,却得使出浑身解数,狠下一番功夫。券商只有提高综合实力,才能在这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请您谈谈招商证券在这方面的创新措施? 王一军:我觉得服务上是这样,我们加强了机构大客户和个人大客户的服务,我们推出了一个专门针对核心客户也就是大客户的服务叫"卓越投资计划",这里是整合了研发、资产管理、投行以及我们海外子公司的力量,为大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在这方面我们是全国券商中率先做的,现在来看效果非常好,我们大客户的增长三个月达到了15%;另外我们还向全体投资者推出了"星级服务",根据客户的资产规模、投资嗜好提供不同的"星级服务";再就是经营招商证券"牛网"和其配套的"E号通"客户服务中心,向客户提供我们的金融产品并且通过"E号通"把服务流程标准化,把服务进行分类,为每个客户提供很基准化的服务。 记者:更名也好,打服务牌也罢,大部分券商的主要收入还是在于市场的交易量。行情虽然冷冷清清有一段日子了,但走过了冬天,春天还会远吗? 王一军:我觉得行情低迷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国际上一些知名跨国大公司丑闻频出,内部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造成市场股票价格短期大幅下挫,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同时国际局势的不稳定,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国内市场影响比较大。而国内市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持续低迷加之佣金实施自由浮动之后,券商为了争夺客户资源大打价格战而忽略了服务,在今后的市场中是很难立足的。我相信一个新型的证券市场肯定会有严冬,怎样提供优质服务渡过难关,这才是所有券商的当务之急,不快速的转变以适应这个季节的气候也许有些券商很难走出寒冷的冬天。我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一些资产质量好,服务措施新,机制灵活的大中型券商将会脱颖而出,率先在寒冷的冬天中感到春天的丝丝暖意。
|